免费发布信息
当前位置:昆山厂房网 > 热点资讯 > 本地资讯 >  12月22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“冬至”

12月22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“冬至”

发表时间:2019-12-22 17:55:35  来源:昆山厂房网  浏览:次   【】【】【
12月22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“冬至”
北半球将迎来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
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
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
测定出冬至
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
冬至是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
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
曾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
民间历来十分重视
说到冬至
你脑海里是不是立刻浮现出
热气腾腾的“饺子”和“汤圆” 呢?
吃货们最关心的肯定是与吃有关
各地在冬至有不同的风俗
北方有吃饺子、吃馄饨的习俗
南方有吃汤圆、长线面的习惯
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
各地冬至都吃啥?
这些冬至美食
是否有你家乡的味道?
老北京——馄 饨
老北京有“冬至馄饨夏至面”的说法。冬食馄饨,有利于寒冷季节热能的储蓄。
记住,为保持馄饨馅的鲜味,在煮的时间上要掌握分寸,不可过长。
客家——酿酒
客家人认为,冬至时的水味最醇,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,柔和爽口,回甜生津,后劲颇足。所以,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。
为了这一天,客家主妇常挑个吉祥的日子,专门到集市添置酿酒的器具,把陈年的酒坛搬到溪流中,用黄黄的细沙洗去污物,再让清凉的泉水反复冲洗,最后置放在阴凉处风干。
厦门——姜母鸭
厦门人对鸭可以说是情有独钟,一年四季都在吃鸭,盐鸭、酱鸭、烤鸭、四物炖鸭,冬至吃姜母鸭。
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原料,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,再加入老姜(姜母)及米酒等炖煮而成,且具有疏肝润肺、养胃健脾、舒筋活血、祛寒化痰等功效,特别滋补。
杭州——年糕
从清末民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。
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,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,中午是油墩儿菜、冬笋、肉丝炒年糕,晚餐是雪里蕻、肉丝、笋丝汤年糕。冬至吃年糕,年年长高,图个吉利。
岭南——烧腊
冬至这天,大多数岭南人都有“加菜”吃冬至肉的风俗。全家人在祭祖之余,准备一桌大鱼大肉、腊肉腊肠等,谈笑风生地吃一顿,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、大吉大利。其中烧腊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。
翻查历史书籍,作为美食的“烧腊”由来已久。早在南北朝时,贾思勰就在《齐民要述》里记述了“灸豚法”。
云南——糍粑
在云南,冬至有吃糍粑的习俗。而每逢祭祖或重大节日,或红白喜事,都要做糍粑,因此,在老家把糍粑叫“大糍”,如今常见的汤圆就有些不屑的被称做“小糍”。
到了这一天,一家人团团圆圆、欢欢喜喜地围在火盆边,有说有笑地烘烤着糍粑,遇上有亲朋好友来访,最好的见面礼也是烤上一个糍粑。
浙江——荞麦面
浙江等地每逢冬至这天,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齐,嫁出去的女儿也要赶回婆家。家家户户要做荞麦面吃。习俗认为,冬至吃了荞麦,可以清除肠胃中的猪毛、鸡毛。

台州——擂圆

台州人好美食,冬至是一年中的重要节气,在这一天要做些特色菜肴和食物,全家人欢乐地聚在一起喝酒吃菜。其中吃“冬至圆”,是台州的老传统,擂圆取圆圆润润、团圆之意。

台湾——九层糕
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,用糯米粉捏成鸡、鸭、龟、猪、牛、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,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,用以祭祖,以示不忘老祖宗。
江南——红豆糯米饭
在江南水乡,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。人们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,用以驱避疫鬼,防灾祛病。
糯米味甘、性温,能够补养人体正气,吃了后会周身发热,起到御寒、滋补的作用,最适合在冬天食用。
潮汕——甜丸
吃甜丸的习俗几乎普及整个潮汕地区。但这个习俗还包含着一个有趣的细节:人们在这一天把甜丸祭拜祖先之后,拿出一些贴在自家的门顶、屋梁、米缸等处。
为什么要这样做呢?甜丸既甜又圆,是表示好意义,它预示明年又获丰收,家人又能团聚。这一天家人如能不慎碰上它,更是好兆头,这有如少数民族的“泼水节”一样。如果这一天碰巧有外人上门拜访,让外人碰上它,这些外人也会交上好运。所以,这一天人们不希望有外人上门拜访。
除了吃之外
其实冬至还是一个养生的好节气
那么冬至开始该如何养生呢?
早睡晚起
《黄帝内经》中就有“早卧晚起,以待日光”的说法,意思是冬天要早睡、晚起,最好在日出后再起床,尤其是老年人。

从中医的角度来看,早睡有助于保存人体的阳气,保持身体温热,而晚起则可补益阳气;阳气就好比人体的卫兵,它们守护在肌肤的表层,负责抵御各种外来的邪气,保卫人体安全。

多晒太阳
晒晒手心
手心面对太阳,同时做深呼吸,让阳气从口鼻及人体的皮肤肌腠(毛孔)及手心劳宫穴进入人体。上午晒晒手心,可助阳气生发。
晒晒头顶

头为诸阳之首,也就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,凡五脏精华之血、六腑清阳之气,皆汇于头部。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(过两耳直上连线中点),是百脉所会之处。

让阳光洒满头顶,可以通畅百脉、调补阳气,整个人的气色也会变好。


晒晒后背


腹为阴,背为阳。后背上还有个督脉,督脉是人体经络中最好找的一条经,沿着脊柱,就能找到它的主干线。督脉被人们称为阳气之海,它管理着人一身的阳气。


经常晒晒后背,还有强壮心肺的功能,晚上的睡眠也会变得很好。


护好五大部位
脖子、肩膀、腰部、膝盖和脚——寒冷的天气最容易累及身体这5个脆弱的部位,进而引发颈肩部、腰背部和膝关节处的疼痛。
冬季应尽量穿着高领的衣服,外出宜佩戴围巾御寒;晚上睡觉时不能把肩膀露在外面,可以在肩膀上搭一条毛巾;患有腰椎和膝关节疾病的人群建议戴个护腰或护膝,穿上棉背心;睡前还可以用热水泡泡脚。

除了以上几点
冬至养生还要注意以下最重要的四要点!

一、“躲”
冬至正是“阴阳大变身”的时候,也是人体抵抗力最差的时候,人极容易受寒,也容易生病,所以,冬至前后养生的核心就是“躲寒、躲冷”。
大家一定要做好防寒的工作,特别是中老年人,应注意保暖,这个时候老年人的发病率会猛增,患心血管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,患“中风”者增多,要提高警惕。
建议:冬至养生,平日要小心保护自己,注意头部、脚部和颈部的保暖,避寒风,避冷水,避生冷饮食。

二、“养”
冬至后养生原则就是要尽量减少阳气的消耗,保养精气,做到养精蓄锐,有益于防治疾病。
冬至养生应以静为主,切忌过于运动出汗,同时,冬至“养心”也很重要,应避免过于抑郁、思虑,避免长期“超负荷运转”,防止过度劳累,积劳成疾。
建议:冬季养生,要静神少虑,保持精神畅达乐观,不为琐事劳神,不患得患失。还可以通过午饭后适当打盹、多晒太阳、泡脚、天灸、膏方等方式,更好地养生。


三、“补”

俗话说“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”“药补不如食补”。冬季是进补的好时机。而饮食调养则是最主要的调养方式。生冷少食、燥热不宜,滋阴潜阳的食物最为上等。
在冬季适宜补益的食品中,中医又分为几大类:
温补类食物,如鸡,羊肉,牛肉,鲫鱼等,可配枸杞、马蹄、甘蔗等同煮,具有一定的养阴功效。但过多地进食温补类食品,容易上火。
平补类食物,如莲子、芡实、苡仁、赤豆、大枣、燕窝、蛤士蟆、银耳、猪肝等,这些食物既无偏寒、偏温的特性,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。
滋补类食物,具有滋阴益肾、填精补髓的功效。主要有:木耳、黑枣、芝麻、黑豆、猪脊、海参、龟肉、甲鱼、鲍鱼等。
建议:吃饭的时候宜少缓,少量多餐,以保证所需营养又不伤脾胃。应注意“三多三少”,即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纤维素多;糖类、脂肪、盐少。食宜温热熟饮,多吃坚果类食物,可御寒、补肾健脑、强心健体。


四、“防”
冬至前后气温骤降,是流感、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。
1、防流感
病毒拥有惊人的传染力,直接吸入空气中的病毒,或经手将病毒带入呼吸道都会引发流感。
2、防心脑血管疾病
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要避免感冒,人多的地方要少去,减少被传染的概率。
需要注意的是,心脑血管患者天冷时不要去晨练。

3、定期复诊
高血压患者不可根据一两次自测的血压结果,随便换药或改变用药剂量,应定期复诊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降压药物的调整。

4、随身携带急救药物
有慢性病的老人外出时要随身携带急救药物,当出现呼吸困难、肢体麻木等症状时,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或拨打120,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。

最后
一套冬至养生操送给大家~
责任编辑: